当前位置:首页>最新动态>真情探访 爱心相随
公司新闻
真情探访 爱心相随
来源:中山市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:2016年04月27日
           和煦四月,大地回春,踏着春天的步伐,425日,在中山市民政局和中山市老龄办的指导下,中山博爱行动义工爱心铃服务队开展了慰问老人活动,10户长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们或坚守在久病卧床的父母床前,或乐于助人,享受互助互爱的过程……另外,在与老人亲切的交谈中,义工也进行了关于爱心铃的满意度调查,认真记录了长者对我们爱心铃的建议,令我们受益匪浅。

 

久病床前有孝子

阳台对面,放眼望去,就是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,下午3点多,楼下的操场、草地上充满着一片小学生的欢声笑语,奔放着青春的活力。但是在里屋,90多岁的黄婆婆卧病在床,他的儿子68岁李伯伯,习惯坐在病床边,不时掀开被子帮母亲翻身,屋子里,一片静悄悄。

“母亲这一生受了很多苦,她80岁患了阑尾炎,也就是从那时起,我就专职开始照顾她,这样一算,也有10多年了。”李伯伯回忆道。

黄婆婆身上插着喉管与尿管,有时候婆婆会像小孩子一样,觉得“插着东西不舒服”,就用手把管子拔下来。“一拔下来后果很严重,既要找医生重新插,又怕管道口发炎,可是母亲又行动不便去不了医院。”李伯伯皱着眉头说,“幸好你们爱心铃有‘上门医疗’这个服务,按按绿键,就有医生上门,大大方便了卧病在床的病人。”李伯伯舒开了眉心,轻快地说道。“医生很细心,如果没有他们上门,我一个几十岁的老人也不知道怎么办。儿女长大了也各自成家立业,只有我才有时间照顾母亲,想想小时候她也辛苦把我们带大,现在就仿佛是她变回了小孩子,由我们照料。这也是天经地义,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
李伯伯转头望着病床上的母亲,紧接着说:“孝顺,不应该只是口头说说,等父母老去,就算你清明买靓烧猪拜祭,他们也吃不到,这只是做给别人看,若是有这份心意,为什么他们在世时就不能好好对待父母呢?”

 

互助互爱更开心

当义工来到南下麦伯伯家中时,适逢遇上他的两位工友来慰问,她的妻子阮婆婆忙里忙外,好不热闹。虽然伯伯也是卧病在床,需要婆婆长期照顾。但是从婆婆身上一点看不出照顾病人的烦琐情绪,“人吗,最重要是活得开心!”婆婆爽朗地说。

“我家的老头子行动不方便,我不觉得是个负担,与其每天都在家里不开心,还不如多出去走走,多帮帮人家,”婆婆开心地说,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后先照顾好伯伯,然后出去买菜,顺便看看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忙。因为自己热情,邻居都亲切地喊她为“大嫂”。“我们这几户人家都是喝山水,每次我去打水都会帮邻居打上两桶,另外如果有人说没米了,我还能踩着三轮车拉几包米回来,还帮她扛上楼!”婆婆一边说一边做出扛的姿势,义工不禁发出声声称赞。

“前段时间,我楼下的一位婆婆家里爱心铃坏了,她本来打算拿出去修,结果维修人员一看,说她的设备比较难修,她跟我商量这事怎么办,我二话不说,把她拉到我们家,用我们的爱心铃报故障,果然,两日后就有工作人员上门维修,现在她们家的爱心铃已经能正常使用。爱心铃真的不错!既能帮到自己,又能帮到邻居,”婆婆点头说。

“可能因为自己比较热心,经常去帮人家,所以很希望爱心铃能够主动去探访有瘫痪老人的家庭,多帮助他们,毕竟自己也知道,要照顾这种病人很不容易。”婆婆贴心地建议道。

 

在这次探访中,义工收获了不少长者对我们爱心铃的建议,有老人希望我们能够增加上门剪发服务,方便不能出门的长者;也有希望我们“上门医疗”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,以防有不能外出就医的老人有突发事故……爱心铃感谢每位长者对我们的支持,你们的每个称赞每个肯定都是我们工作的动力,我们会真诚对待你们的每条建议,改进完善我们的服务,为你们提供更多更优质更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。